塞尔维亚国度播送电视网二月七日报导,二月五日,由欧盟、7国团体以及澳大利亚针对于俄罗斯海运石油产品的限价禁运机制正式失效。塞专家称,除了非塞没法找到替换产品,否则此举不会对于塞市场发生严重影响。
塞尔维亚石油公司协会秘书长托米斯拉夫·米乔维奇示意,自去年欧盟对于出口俄石油施行制裁以来,欧洲尚无任何炼油厂呈现原料短缺的情况。美国、印度以及中东成为欧盟石油,尤其是柴油的首要出口来源地。但是,抛却拥有地舆劣势的出口地后,近程运输存在的时间长、本钱高、物流以及交付繁杂等问题可能将引起新的危险。同时,俄也已经将石油进口转向中国、印度、阿联酋以及以色列等其余市场,但一样面临远间隔运输的问题。这对于欧盟以及俄罗斯单方都是不公道的选择。
对于塞而言,因为不像中欧以及北欧国度,或者者英国那样需求从俄出口大量石油,因而制裁对于塞市场作用有限,更多表现为直接性的影响。目前,塞石油储量较足量,但禁令失效后,预计塞尔维亚石油工业公司(NIS)将成为塞石油衍生品的次要来源,而供给来源繁多可能增添供给不乱的不肯定性。关于石油产品价钱,米乔维奇指出,国度依据出口以及物流本钱、市场行情以及美元汇率来肯定相干价钱。在全世界石油需要削弱的情况下,预计将来汽油以及柴油价钱会进1步降落。
(徐默怡编译)